本篇文章2422字,读完约6分钟
左上图:水晶深村玫瑰香柑丰收。 右下:下蒋村新农村示范点居民区。 (资料图像)
【战胜经济日报扶贫攻势】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下辖的兰下村、水晶深村、下蒋村是湖南省扶贫开发的重点村。 湖南省国税局、永州市国税局、江华县国税局通过合力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扶贫等措施,将这三个昔日的积分贫困村变为现在的“小康村”。
脐橙开花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进入大瑶山,来到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探索湖南省扶贫开发的着力点村——兰下村、水晶深村、下蒋村的脱贫之路。
“省国税局派驻村扶贫前,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724元。 ”。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2005年湖南省国税局扶贫职工小组进驻的第一件事是筹资35万元,为兰下村新建了一座幼儿园、小学、医务室为一体的580平方米的综合楼和2000平方米的村务中心。 在处理了“上学难”、“去看医生难”等基本问题后,基于村子山地多肥沃的优势,职工在村子里选择了3000多亩荒山进行连片开发,种植1000亩瑶山雪梨,还烤了450亩。 在经营机制上,采用“企业+农户”或大承包、招商引资的方法,成功为兰下村开辟了脱贫之路。 不到两年,兰下村村民收入增加到2120元,是扶贫前的3倍,全村贫困家庭的95%处理了温饱问题。
两年后,省国税局扶贫事业组将搬迁到水晶深村帮助扶贫。 如何为兰下村留下“永不撤退的扶贫事业队”? “要为这里的村民做大产业、找产品、带他们走产业富民之路”市、江华县国税局扶贫事业集团走稳省国税局选择的产业扶贫道路,遵循“公司+农户”模式,瑶山雪梨5000亩、纽荷尔 据统计,瑶山雪梨仅种植一个项目,产值就达到9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 随后,事业团队协助村里注册“瑶山雪梨”商标,瑶山雪梨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年,兰下村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目前青壮年劳动力为外出务工者,中老年人在家种植水果或在水果生产公司打工,兰下村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 村年产值30万元以上的经济区块已有6个,其中6月香果业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果园22个。 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农户达到322户,自来水已经入户,太阳能热水器、卫生厕所、有线电视、手机、网络等现代化设施已经普及。 新农合、新农合的覆盖率达到了100%。 村里投资50万元建设村级活动中心,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农家书屋也相继成立,健身器材、篮球场等一应俱全。
湖南省国税局扶贫事业集团从兰下村转战水晶深村。 国税局有关人士表示,刚到水晶深村时,这里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全村有47户贫困家庭,占总户数的32%,贫困人口250人,占总人口的32%,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 人们常说:“小水晶深,祖先靠山根,种地喝水全靠雨,衣衫褴褛,村景。”
水晶很穷,首先是水很穷。 水晶深村的地表地质多以青石为主,所以全村都在洼地,属于喀斯特地形,下雨也不积水。 即使不下雨,村民在春天也可以喝雨水。 冬天喝雪水的话,不能干燥喝水。 扶贫工作人员委托409地质测量队总工程师实地测量,找到储存地表水的溶洞作为新水源,安装水泵,建造水池,铺设管道,处理村民长期困扰的饮用水难题,村民家家户户饮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你怎么处理村民的饮食问题? 省国税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用3个月时间建成水晶深村至207国道宽3.5米、长5.2公里的水泥路和长2公里的高基准砾石路,连接村外通道,建成农田灌溉供水管3000米,为农作物实现收益稳定奠定了基础。
因为处理了喝水吃饭的问题,所以致富必须依靠产业。 省、市、县国税局合二为一,在村里建设“绿色产业走廊”,带领村民种植1500株绿化树木,建设12个沼气池。 全村开发栽培玫瑰橘子500亩,人均0.5亩,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并为在当地种植良种辣椒,在500亩水果基地投资期短、收益高、见效快的黄晨辣椒,与湖南辣妹食品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目前,该村立体种植产业全面开展,全村人均年收入3000元,5年后人均年收入将达到5000元。 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向我们走来。
在湖南省委的统一部署下,湖南省国税局第三批扶贫工作队又将扶贫攻坚战场从水晶深村搬迁至下蒋村。 这是一个三千多人的大村子。
扶贫事业集团仍将在改造基础设施后,建设硬化村主干道、村间道8100多米,改造旧村胡同1000多米。 计划建设自来水建设工程、日产200吨新村饮用水和灌溉工程被采用的182幢村居小洋楼。 搞好新村建设,实施“穿衣戴帽”工程,结果老村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的凉亭、路边的垃圾桶、树荫下的宽阔的马路……走进村子,仿佛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村民走进新居,仿佛走进了城市的房子。 过去,村子里到处可见的茅屋厕所消失了,留下了被绿树覆盖的红砖绿瓦。
产业开发是扶贫事业的关键。 省、市、县国税局扶贫事业队伍纷纷干戈,抓住了产业开发、产业链的延伸。 省国税局扶贫工作队计划为该村建设1000亩瑶山雪梨基地,带领村委会选址、测量土壤、筹措资金,该项目最终选择了土壤质量好、交通便利的老茶山作为果园扩建基地。 并采取项目资金支持办法,迅速投入资金开始梨园基地开垦、苗木栽植,新的千亩“六月香”瑶山雪梨果园基地展现在村民面前。
果园初具规模后,永州市、江华县国税局扶贫工作人员带领全村群众将事业重心转向“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投资完成9000余万元,农田改良500亩,瑶山雪梨、纽荷尔脐橙、黑美人西瓜为主的高品质水果基地2000亩,高品质烤烟基地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亩,高产 蒋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000元,该村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文明村”、“永州市科学快速发展示范魅力村”、“江华县小康示范村”等称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麟通讯员肖明剑)
(责任:刘江)
标题:“湖南帮扶扶贫要点村纪实:留一支"永不撤退的从业队"”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jj/1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