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5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1日讯(记者杨阳腾) 4月10日,“粤港澳湾区教育快速发展展望——2019年京粤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论坛”在深圳举行。 此次论坛旨在探讨北京、香港等高质量教育资源如何参与粤港澳地区的教育供给侧改革,为粤港澳人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粤港澳湾区快速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建设教育和人才高地,要推进教育合作快速发展,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支持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训交流。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罗洁表示,深化学校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推进教育提供服务方法的多元化,新时期教育最大深层的一些变化是学校形态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更加多元化。 现代学校制度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反映学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管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规范。 依托治理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广东教育学会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快速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表示,未来的教育不应该标准化,而应该订制化。 应该培养有深度和活力的教育,帮助人们实现有才能的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教育的作用是不让人工智能取代人类。 只有知识教育和创造性教育,才能培养综合知识体系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使人类战胜人工智能。

金融街泽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指出,中国校长、教育家了解当前教育的弊端——我们不缺乏创新思维,不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但弊端儿改革的勇气,需要勇气才能使思维变为现实 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需要输出大量的国际化人才,参与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以与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相一致。 因此,好的学校必须营造多语言环境——母语深厚、英语好、掌握第三、第四语言,一旦出国留学也不过是在别的地方上学。 刘长铭强调,良好的教育不是考试的机器和书呆子,而是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主席黄锦良表示,《规划纲要》规定:“在广东省建设港澳子弟学校和港澳儿童班,提供寄宿服务。” 香港子弟学校的设立,为香港儿童提供了便利,这些学校提供了香港教育局批准的课程框架和适用目录,符合居住在内地的香港儿童的学习需要,帮助儿童在粤港两地学习时,实现了顺利的联系,减少了转学的不适应。 孩子的父母在内地就业不用担心后顾之忧,可以达成双赢。

黄锦良认为,面对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诉求,香港师范教育,如香港教育大学,必须调整规划,增加资源,深化两地教育交流合作,设置创新课程。 此外,要取得内地教师的资格,必须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 香港学校现有的普通话课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 现设在香港大学、中文大学、教育大学等大学和机构、国家语委认可的普通话等级认证中心,应加强培训和认证的开展。

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凡用表示,大湾区建设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大量各类高素质人才。 为了引进和留住人才,服务保障很重要。 他建议尽快建立大湾区城市优质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整体快速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大湾区城际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和学生入学管理机制,提高大湾区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适应大湾区建设的共同诉求。

据悉,为推进粤港澳大湾片区教育合作,加强区域基础教育快速发展,金融街教育投资建设的北京市金融街正泽学校落户广东惠州市,寮湾分校、惠东县巽宿舍惠泽幼儿园、惠泽儿童成长中心将于今年9月1日开学。 学校面向惠州、深圳、香港、广州、东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招生,满足大湾区地区高端基础教育的诉求。

(责任:张雪)

标题:“京粤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论坛:未来教育重在创造力教育”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jj/1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