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88字,读完约13分钟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刘颖颖)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9月24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有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陕西石岗及寨山石城遗址等5个考古项目

五项考古事业的新成果来自村落组织、信仰习俗、动植物遗存、出土遗物、宫城建筑、古城遗迹等方面的考古研究,填补了历史上考古中国许多空白,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对研究中华文明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河北康保兴盛遗迹

为早期定居聚集的文化快速发展和人们的进化提供实物证据

兴盛遗迹f3房所在地和m3室内葬

繁盛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照阳河镇兴隆村东南,属长城北侧冀蒙交界的坝上高原。 遗迹位于季节性河流比赛的压力垯沟西岸低山南侧的缓坡上,遗迹是在年坝上地区的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的。 到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发掘遗迹,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

年度田野事业初步明确了遗址面积、沉积类别和分布情况、绝对年代类别等,发现了以圆形(或近圆形)住宅区和圆坑墓为代表的遗存。 2019年度对遗址开展多学科拆解和研究工作,从动植物遗存、碳十四测年、c、n稳定同位素、人骨古dna、古环境地貌等角度,共同处理了遗址文化性质、生业经济、环境景观以及可能的文化快速发展和人们演化等问题。

遗迹主体沉积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初步评价,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至少可分为四期:第一至第三期年代距今约8500~7000年,暴露的遗迹多为房地,有室内埋葬合葬墓,出土遗物中石器以大量磨盘、磨棒、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为主,陶器、石器等 第四期遗存年代距今5800年至5200年,遗迹主要以类“灶”石圈、细石片堆、圆坑墓为代表。 这一期的遗物以圆坑墓随葬品为主,以骨角牙质小装饰品为代表,其中微珠和马鹿牙串饰比较特殊,后者常见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欧亚草原地区。

从遗迹到三期出土的动物骨骼数量巨大,初步研究表明,有牛、鹿、羊、马、猪、狗、鸟、兔等,其中牛、鹿比例较大,鱼骨也较少。 动物物种和年龄的季节性特征,为论证这个遗迹多年定居村落提供了证据。 遗迹2~3期出土大量植物遗存,有栽培作物粟、野生植物山杏、大种艾、藜等。 其中读数是我国目前直接测量年数据最早的读数类遗存之一,为探讨读数驯化和早期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专家评论说:兴隆遗迹积淀繁多、庞杂,发现了大量反映其独特文化面貌的出土遗物,其中第一至第三期遗存和周边其他同类遗迹代表着新的考古学文化,蕴藏着坝上地区史前考古空的白价值。 发现整齐的住宅区、长期挪用、反复扩张的居住优势,结合室内葬的发现,为全面探讨村落组织、信仰习俗等创造了条件。 遗迹中发现的丰富动植物遗存,为探讨特殊环境地带农业的发生和当时的生业结构,恢复当时的环境是可能的,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

浙江姚井头山遗迹

中国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井头山遗址考古挖掘钢结构基坑(东南西北摄影)

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余姚三七町,与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迹相邻,于年10月被发现,文化沉积以海洋软体动物贝壳为首要含有物,埋藏深度达5~1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 2019年9月至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积极发掘遗迹。

考古发现发现了村落居住区外侧的活动台地、废弃物倾倒区、食物和工具加工区、滩涂区等村落要素,还发现了露天焚烧坑、靠近海岸的食物储存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遗迹。

遗迹中出土大量遗物,分为人工制品、动植物、矿物遗存两类。 人造产品有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00多件。 动物的遗存中包括海生贝壳和渔猎动物的骨头。 植物遗存中最多的是废木材和储藏洞里的麻栎果、橡子等,矿物遗存以粘结牡蛎壳的大量碎石为主。

经过国内外多个实验室对碳14的测定,井头山遗址的年代距今7800年至8300年,是河姆渡文化的1000年左右。 出土遗物与河姆渡文化器物有一定的相似性,有明显差异,在纹饰、制作工艺及生产方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 该遗址的发掘研究河姆渡文化的起源及其与跨海大桥文化的关系,对完善浙江史前文化序列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井头山遗迹被填埋5~10米,是迄今浙江和长三角地区最早的沿海贝丘遗迹,也是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迹。 遗存蕴含着浓厚的海洋文化因素,对中国海洋文化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海侵时间、过程、中国古代海岸线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人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罕见的例子,为全新世早中期海岸环境和海平面上升过程确立了精确时空坐标,是海洋环境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专家评论:井头山遗址发掘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对研究中国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环境变迁研究有重要价值。 而井头山遗址考古是基于深埋文化积淀的野外发掘,在事业模式和技术路线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开展特殊埋藏环境条件考古发掘的成功尝试,对我国沿海地区海相沉积环境下史前遗址考古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的中国研究起重要作用

铜壁形器

陶寺遗址有确定的功能分区,其中宫殿区作为大型都邑类遗址最核心的功能分区,是学术界关注的区域,也是陶寺遗址都城性质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从年到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解剖挖掘陶寺遗址宫城城墙,历时5年确认陶寺遗址近13万平方米的宫城存在,全面揭露了东南门所在地和东南角的侧门。

2019年至2019年挖掘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暴露宫城内最大面积的宫殿建筑,挖掘总面积2880平方米,取得重大收获。

发掘确认了三列柱网结构大型宫室建筑的规模、结构、年代等问题。 该宫室建筑台体约520平方米,地基上剩下3排18个柱孔,柱孔底部有柱基石,部分基石周边埋有石,另外,在大型宫室建筑北侧也发现了夯土地基。

在大型宫室建筑的东边,发现了平面为长方形、东西10.85米、南北9.65米的大型住宅区。 场地是地上建筑,附有围墙,场地的地面是烧烤的地面,质量很硬。 估计是住宅区和大型的宫室建筑,还有其附属建筑。 在大房子的地址东南新发现了小房子的地址。 室内是白灰色的皮地面,中央有方形的灶面。 在这所房子的所在地发现了7块牛肢骨和一枚铜器的残片。 另外,发现室内集中放置着牛腿骨。 推测也是大型宫室建筑的附属建筑,和储藏室很像。

另外,在宫殿建筑东南角发现了人头骨孔、井等重要遗迹,发现铜壁形器非常罕见。 值得观察的是,小型住宅区东边新发现了4个整齐的柱孔,且与大型宫室建筑的南列柱孔在同一东西线上,具体不详,但线索重大,有待发掘。

陶寺遗址宫城内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地的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收获,意义重大。 挖掘进一步确认了宫城内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最大宫殿建筑的存在,是历史上最大的夯土建筑基础地。 在该建筑地基上发现2座主殿、东侧附属建筑、中部园林、东部假廊废弃等,其结构多而杂,布局规律,是历史罕见的中国古代宫室形态源头。 建筑物场地上的大型宫室建筑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 总之,陶寺遗址宫城内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地的发掘与发现,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中国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具有推进意义。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高水平都邑性村落展示了多元融合和中兴强盛

谭家岭城垣和护城河

到201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联合组成石家河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群及周边9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系统勘探,陆续对石家河遗址群印信台、谭家岭、三房湾、严家山、朱家墓地、蓄树岭、罗家柏岭、周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都邑性村落,距今约5900年至3800年的主体时间段,遗址文化和村落经历了初兴、强大、渐变、突变和衰退等阶段性变化。

考古发掘表明,谭家岭大型城址、印信台大型祭祀场所、谭家岭高水平收敛玉葬、三房湾专业制陶工作室等重大发现最为引人注目。

谭家岭古城城垣内面积达17万平方米,且远大于同文化性质的其他遗迹,是石家河成为长江中游文化中心的重要开端,也是后来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础。 印台大型祭祀场所暴露出石家河文化晚期5座人工堆积的黄土台基,台基周围发现多组缸遗迹和100多口瓮棺、钮碗、钮缸等特殊祭祀遗迹,是迄今为止长江中游发现的最大规模祭祀场所。 谭家岭的高等级聚玉瓮棺的发现,填补了过去聚玉葬等级划分中的中间缺环,9号瓮棺代表了现在被发现的最高等级,玉器组合中含有神人的头像。 发现三房湾遗址揭示的陶窑、黄土坑、洗泥池、储水槽等遗存多与制陶有关,且有数捆陶杯堆砌烧结的现象,展现出制陶工作室的典型特征,从石家河文化末期到后石家河文化时期以红陶杯烧为主的大型专用

““考古中国”五项考古新成果发布 揭示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马鞍山信息网”

除上述4个遗址外,朱家墓地、蓄树岭、罗家柏岭、周家湾等遗址的发掘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朱家墓地揭露了屈家岭文化从早期延续到晚期的小家族墓地。 蓄岭遗址清除了与后石家河文化和居住地相关的房基、灰层、烧土沉积、灰坑、灰沟等遗迹。 罗家柏岭遗址揭露了石家河文化晚期的黄土堆积台基。 这些发现为深入了解石家河遗址的宏观结构和组织层次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表明遗址群存在功能区划,揭示了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层的整体趋势。

专家评论:谭家岭古城的发现,将石家河遗址作为长江中游文化中心的年代提前到了距今5500年前,之后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发现,暗示了遗迹的中心地位有可能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末期和夏纪年期。 谭家岭为代表的许多美丽玉器的发现表明,在后石家河文化阶段,文化的快速发展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元融合和中兴的强大态势。 后石家河文化阶段的村落中心和文化结构仍然是今后发现和研究的重大攻关课题之一。

陕西石岗及寨山石城遗址

21个等级很明显墓葬为研究中华文明进程提供新的材料。

寨山遗址范围和年挖掘地点(庙埘地点)

陕西石峰周边龙山时代石城聚落的调查与发掘是石峰大遗址考古事业和“考古中国”重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已详细调查龙山石城20余座,涉及榆林地区黄甫川、石马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等黄河一级支流。 据悉,目前石城是石岗文化典型的村落特征,规模差异明显,从数千平方米到400万平方米,体现了石岗王国内部村落等级的分化。 府谷寨山石城就是在这个学术背景下被发现和确认的。

府寨山石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田家寨镇王沙峪行政村寨山自然村,位于石马川中游,城内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东南距黄河约25公里,西南距石峪约60公里。 除了石制城墙、马面、核心台基外,寨山石城最重要的发现是21个石岗文化墓葬。 墓葬等级区别明显,造型特征鲜明,器物搭配典型,为研究石峯文化墓葬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

年夏天在南部石制城墙的外立面上,发现两处留有好马面,初步了解了寨山石制城墙的年代、结构和建造方法。 在挖掘庙盐场所时,发现了大型竖穴土坑墓,壁龛内埋葬器物组合齐全,器类较为典型,为寻找寨山石城龙山时代墓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截至目前,庙埘场所共整理石岗文化墓葬21座,均为长方形簂孔土坑墓,多为东西向,按葬具、壁龛和殉教者情况可分为4类:一类墓为木棺、壁龛、殉教者,共3座。 墓主葬在木棺内,身体挺直,身体通常埋葬3~4件玉器。 殉人位于墓主左侧的棺材外,侧身走向墓主,殉人有割伤痕迹。 的主人和殉教者身上涂有朱砂,身下铺着白色的垫子。 主要右侧孔壁有馒头形的壁龛,壁龛通常放置有5个带石盖的陶器,陶器组合中有常见的喇叭口、切口、深腹盆、小罐子或壶,另外壁龛还放置有1~2个细石刃 这种墓葬规模最大。 两种坟墓有木棺,有壁龛,没有殉教者,共计4座。 均为一人仰卧埋葬直立肢,壁龛位于墓主左侧孔壁,壁龛内放置猪下颌骨,多者10件,少者1件,初步鉴定为猪。 三种坟墓共有木棺、无壁龛、无殉教者共计7座。 都是一个人仰望直立的肢体埋葬,在一些墓地里发现了纺织品的痕迹。 四种坟墓没有木棺,没有壁龛,没有殉教者,共计7座。 都是单人葬,葬礼有仰卧直肢和侧身屈肢两种,以仰卧直肢葬为主。 这种墓葬规模最小。 以上4种墓葬等级划分明显,形制特征鲜明,器物组合典型,弥补了石岗遗址墓地严重盗掘的缺点,为研究石岗文化墓葬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是对石岗文化研究的重要补充。

““考古中国”五项考古新成果发布 揭示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马鞍山信息网”

另外,在庙盐的地方发现了住宅区、灰坑等石岗文化遗迹,出土了典型的陶器、石器、骨器,特别是墓地周边发现的“灰坑葬人”现象和墓地葬器、祭祀有关,值得进一步关注。

专家评论:石岗文化石城遗址和寨山墓葬显示出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明显的等级差异,为石岗文化的确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探讨河套地区社会结构和文明化进程的重要资料。

标题:““考古中国”五项考古新成果发布 揭示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马鞍山信息网”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