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2字,读完约6分钟

宇宙半径为460亿光年,这与人类寿命的差距非常大。 但是,请相信人类最终能够实现宇宙飞行。

——皇家铭

只有七八十年寿命的人类,如何探索460亿光年之外的宇宙? 前几天,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教授、神经生物学家王立铭做了“演讲”,大大考虑了人类探索宇宙尺度的可能性。

■演讲皇家铭

整理本报记者徐蓓

与七八十年寿命的人类相隔四百六十亿光年的宇宙

现在,整个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有几百亿光年左右,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70到80年左右。 所以我经常问一个问题。 作为谦虚的人,有七八十年的寿命,有能力探索460亿光年以外的宇宙吗?

让我先列举四个可能的答案。 其实出现在了科幻作品里。

第一个是人类冬眠。 我们如果能直接把人冷冻起来,就能把人的寿命延长到几乎无限的水平。 人类在冬眠中不进行新陈代谢,所以这个时间不进入寿命。

第二种做法是长生不老。 如果有使宇航员长生不老的生物学方法,或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他们的寿命,人类宇航员探索宇宙的边界就会更加广阔。

三是世代繁衍。无视冬眠和长生不老,我们把宇宙飞船变成了小社会,让宇航员在里面世代繁衍,我们可以大大扩展人类在宇宙中的边界。

最后一个可能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最接近我的研究工作者的是对意识的记忆和解读。 既然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大脑,那么思考,可以产生各种新的想法,所以我们把大脑切薄,用照相机拍照后,就存在于宇宙飞船的电脑里。 电子新闻的生存寿命一定比人长得多。 船到达目的地后,根据这些消息恢复人脑。 这样不就能扩大人类探索宇宙的尺度了吗?

当然,这四种做法中,至少后两种在现在的人类伦理中是行不通的。 我们像猴子一样被困在船上,繁殖他们的世代不是为了探索宇宙。 我们也不能把活宇航员的头拿出来切片。 是为了把他的意识发射到几光年几十光年外的星球上。 今天我要讲冬眠和长生不老两个故事。

能否利用冬眠架起时间和空的桥梁

冬眠是很多科幻小说的场景。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叫做肥尾倭狐猴的灵长类动物。 其亲缘关系非常接近人类。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在天然条件下可以冬眠的灵长类动物。 有趣的是,这种动物不是住在北极圈或南极圈,而是住在靠近热带的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入冬后——当然气温也在20℃~30℃左右——这只小狐猴可以进入冬眠。 进入冬眠后,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其体温可以随当地昼夜的温差而变化,中午温度最高,约超过30℃。 夜晚的温度最低,只有20℃左右,肥尾倭狐猴的体温变化和环境温度一样。 这种动物进入所谓冬眠后,为了维持体温,不消耗任何能量进行新陈代谢。

这个发现表明,将人类带入冬眠期在理论上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因为至少我们有“近亲”肥尾倭狐猴可以冬眠。

另一个特别感兴趣的发现是,在这只倭狐猴身上有很多比较接近亲缘关系的猴子。 这些动物中,肥尾倭狐猴的寿命最长,可以活到30多岁,其他猴子只能活到10多岁。

科学家认为,肥尾倭狐猴之所以能够特别长寿,是因为一年中有半年多是在这个所谓冬眠中度过的。 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如果我们真的能让人类进入冬眠,也许能更有效地延长人类的生命。

2005年,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诱导出类似小鼠冬眠的状态。 我知道老鼠不会冬眠。 从这个物种出现到今天我都没有冬眠过。 科学家把老鼠关在小塑料饭盒里,吸入浓度极低的硫化氢气体。 结果表明,体温瞬间从正常条件下的40℃下降到15℃左右,可持续6至8小时。 而且,这些小鼠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也就是新陈代谢水平,也下降到了原来的20%左右。

实验结束后,科学家进一步检查了大鼠的健康状况,但没有发现明显的健康问题。

虽然现在由于伦理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不能进入冬眠状态,但是想传达一个故事。 日本有个叫打越三敬的中年人。 一个秋天,他和朋友们去神户附近的六甲山打蓝。 在回来的路上,他擅自脱队,从悬崖上掉下来,伤了脊椎。 所以他既不能呼救,也不能回到出发的地方。

22天后,一个救援队在山谷里发现了他。 那时他的体温已经下降到22℃,几乎没有呼吸和心跳。 但是经过医院的护理,他没有任何健康问题,顺利出院了。

22日被困在山谷里时,一个叫三敬的人可能进入了新陈代谢率极低、营养和氧气消耗极低的类冬眠状态。

打三敬的例子,我从主流媒体中能找到的唯一可能性就是人类冬眠的例子。 这个例子也扩展了我们的想象,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激发真正进入人类体内可能存在的冬眠的潜力,利用冬眠实现我们的时间和空之间的飞跃。

延长寿命真的有办法吗?

长生不老在另一个科幻意义上可以帮助我们渡过时空。

如果我们能防止宇航员老化,或者让宇航员200岁、300岁甚至长寿,宇航员驾驶的宇宙飞船当然能引导人类进入更遥远的宇宙边界。

但是,首先泼冷水,长生不老这个话题,在人类已知的生物学理论框架里不可能像冬眠一样彻底实现。 因为研究表明,地球生物圈中既有像蜈蚣一样只有几小时到一两天的寿命的动物,也有能活6~8万年的北美颤抖杨。 这一较大水平的差异表明,寿命是生物的本质属性,是由漫长的进化史形成的,因此不能通过改变环境、改变生活习惯、吃两片药来提高几个水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论是关于寿命,还是长生不老,我们都不能做任何事件。

年威斯康星大学展示了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分别饲养两只猴子长大,一只猴子每餐都吃,另一只猴子只吃了7分钟。 结果,20多岁的时候,吃了7分钟的猴子明明很年轻很精神,但每次吃的猴子都已经变老了。

我们如果确实知道少吃可以延长寿命,少吃是因为它能影响我们身体中的一些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最终延长寿命 所以,如果我们能发现吃多了是通过什么样的生物学基础来延长寿命的话,就可以设计其他的做法来避免吃多了,从而达到直接延长寿命的目的。

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少吃能延长寿命,与我们体内胰岛素的蛋白质功能和活性有关。 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些药物,改变了这些与长寿相关的蛋白质和基因的功能和活性,模拟了体内不吃的状态,也许我们能活得更久。

最后我想说的是,宇宙半径为460亿光年,这与人类寿命的差距非常大。 但至少,我们周围有了科学的进展,即使有几滴,也坚定地帮助了我们弥补了这两大数量级差异的差距。 请相信人类最终能实现宇宙飞行。 我也希望这里的所有人都能和科学一起走很远。

(责任:旺科·安德尔)

标题:“王立铭:借助科幻翅膀,人类怎么跨越时空”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jj/1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