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建设具有自然储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拷贝。
日前,记者从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鞍山市海绵城市特别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准。
根据《规划》,鞍山市将通过综合使用“渗透、滞、蓄水、网、用、排”等措施,实现“小雨无积水、大雨不内湿、水体不黑、热岛缓解”。 截至203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构建“一廊四带八核多点”区域海绵结构
什么是海绵城市? 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浸水、净水,必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利用,减少城市遭遇暴雨时“看海”的不自然现象。
此次计划范围包括花山区、雨山区,面积约353平方公里,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在75%以上,降雨径流深度控制在23.3毫米,河道生态岸线恢复比例目标为40%。 并且,到年底,中心城区的黑臭水体清除率达到100%,要彻底杜绝黑臭水体的出现,到2030年底,全面清除劣v类水体。
有趣的是,“规划”通过对规划区内生态基础的调查,识别出海绵空之间的敏感区域,构建了“一廊四带八核多点”的区域海绵结构。
其中,“一廊”为长江滨江海绵生态廊道,“四带”为秀山湖—秀山—笔架山海绵生态带、雨山河—雨山湖—南湖—东湖—永丰河海绵生态带、慈湖河海绵生态带、采石河海绵生态带。 “八核”是雨山湖、秀山湖、采石场区域、濮塘区域等8个区域的生态涵养区。 “多点”是金字塘公园、北湖公园、雨山公园、佳山公园、花果山公园等23个城市的生态节点。
分成14个海绵限制区
《规划》还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规划。 其中,规划18条雨水径流道,对中心城区15个内涝点展开综合整治,规划建设北湖公园、南湖公园、雨山湖公园、雨山公园等18处海绵公园,规划建设雨山河湿地、东湖湿地、黄家塘湿地、滨江湿地等9处大型雨水湿地等
《规划》结合鞍山市现状本底条件和建设情况,排水分区和控制单元分区相结合,将规划区分为生态涵养、老城改造、新区建设、产业控制4大类,其中生态涵养类171平方公里,老城改造类47平方公里,新区建设类77平方
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规划了近期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类、公园绿地类、水系整治类、内涝点整治、排水管网系统建设等8项建设示范工程,总投资约37.46亿元。
记者刘挺通讯员彭彩梅谷丽娟
信息推荐
强校与弱校携手共建名校南京市名校百花齐放,有“名”,提升人民教育获得感
9月2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新四军老战士李剑锋在入学第一课向学生们讲述了抗战故事。 新华社建立了11所新的名校,设立了7所大学...
鞍山信息,有新鲜材料。 能去的只有天涯,光评故乡很难。 离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 世界很大,我期待着在这里见面。
标题:““海绵”让城市自由呼吸 《马鞍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出炉 构建“一廊四
地址:http://www.man-on.com/xwdt/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