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5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日讯(记者沈慧)人类能否创造生命? 年,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生命”——原核生物支原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研究小组及其合作者时隔8年,完成了将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天然的16条染色体人工制作成具有完美功能的单一染色体的任务。

这项事业表明,天然多而杂的生命系统通过人工干预得以简化,自然生命的边界被人为打破,可以人工创造新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命。

年,美国科学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生命”——原核生物支原体,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时隔8年,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要点实验室研究员覃重军研究小组及其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制备了一个染色体真核细胞。 今天,这个合成生物学行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在国际学术杂志《自然》上发表。

自然科学研究中国区总监保罗·埃文斯表示,这篇“自然”论文全部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展现了中国在建立可持续科研生态系统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也为探索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开辟了新的方向。

在生物学教科书中,自然生命体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含有多条线状结构的染色体,而原核生物一般只含有一条环型结构的染色体。 研究小组以带有16条染色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为原型,经过4年的攻关,通过15次染色体融合,最终成功制作出了只有1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 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左边是研究小组融合了16条染色体的单一染色体

该成果研究小组负责人覃重军表示,将16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遗传新闻放在一起,发现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细胞生长与原来相同,功能也基本相同。 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来说,创造了简化的生命体。

↑覃重军在介绍科学研究的成果。 (记者沈慧摄)

染色体携带着生命体生长和繁殖的遗传新闻,酿酒酵母是研究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模型,1/3基因与带有23对染色体的人类基因同源。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颠覆了染色体三维结构决定基因时空表达以前的观念,还建立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基因组进化的桥梁,为人类生命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来自中科院的消息称,单染色体酵母的“诞生”,随着我国科学家参与的酵母染色体全人工合成事业,继20世纪60年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trna之后,我国学者再次利用合成科学战略,解决了生命科学行业的重要基础问题,即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的基因组进化。 这是合成生物学“建筑物致知”理念的生动体现,为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责任:张雪)

标题:“中国版“人造生命”问世!”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jj/1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