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2字,读完约7分钟
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北。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
“南昆仑、北祁连、八百里瀛海无人烟。 ”如民谣所描述的那样,柴达木盆地遍布荒滩、戈壁,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毛之地,因盐湖富宝、山川藏珍也有“聚宝盆”之称。
决战攻坚进入收官,记者来到柴达木腹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 这里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是在盆地崛起的工业城市。 在这里摆脱了贫困,和贫困战斗的人们现在是怎么度过的?
(一)
范先生开着没有窗玻璃的两列车来了。 四周都是盐田,这里曾是察汗盐湖。 蒙语“察尔汗”的意思是“盐的世界”。 作为全国最大的盐湖,这里储藏着约600亿吨的各种盐资源。
范玉林的“工棚”是用盐土块堆起来的房子( 8月6日的手机拍摄)。 新华社姚金宏摄影
一到记者面前,老范就熄火下车了。 他个子不高,乌黑的脸被太阳晒红了,洗白了的工作服上沾上了盐渍。 他的名字叫范玉林,50岁,工人们都叫他老范。
范先生叫记者上车,开车10分钟,来到他工作的地方。 盐田的卤水差不多吸干了,隐约看到白色的卤石矿。 吸入卤水,修理水泵,是老范的日常。
“最累的是什么工作? ”
“更换帆布,在灌溉渠里的”
“有多大的布? ”
“一块布宽3米,长100米以上。 拉一次车,50卷。 ”。
“你一个人做吗? ”
“不,十几天内很忙吧。 ”
古话不多。 由于记者继续提问,他才挤出了几句话。
范先生每月回家一次,工作日住在盐田。 他的“小屋”是用盐土块堆起来的房子,敲着墙说:“这里不怎么下雨,绝对结实。” 门高一米以上,老范猫可以弯腰进去。 里面是黑色的,放着床和桌子,烧着水壶和杯子。 屋顶上开了个方形洞,光从洞里漏了出来。
外人似乎在做条件艰苦的工作,老范很满意。 “离格尔木很多年了,没有像现在这样平静过,”他说
30年前,老范从青海省海东市来到格尔木市,从淘金热到打工,能赚钱的工作几乎都干过。
十年前,他遭遇了“至暗时刻”:妻子患有肺结核,两个孩子要上学。 “到处都需要钱,每天担心得睡不着觉”他说,当时一天搬砖十几个小时,扛着书包,通着水,但是家里还是有债。
6年前,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政府修理了他们的房子,拿出了最低生活保障,让老范的媳妇成为了护林员。
俗话说“靠山吃山”,对于老范和村民来说“吃盐湖”也是这几年的事。 老范所在的新华村是离青海盐湖钾肥株式会社最近的村庄。 村里很多人近年来做钾肥包装、运输,老范去年进入企业,一个月拿4000元工资,人生第一次有了稳定的收入。
新华村驻村第一书记朱生洪说,老范家这样的贫困家庭,村里本来有35户124人,现在政府促进就业,安排20多人找到工作,20多人当护林员。 没有劳动力的家庭也有最低生活保障。
“现在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想弄两个娃娃。 ’据范先生说,两个儿子现在在西安、武汉上大学。 大儿子想考研究生,考虑到家里的条件,又想放弃。
“我告诉他,我现在有工作,不用借钱读书。 请随便读。 ’范扭曲了嘴,露出了白牙。
(二);
记者走进格尔木东郊的红柳村,脚下是一条宽敞干净的路,眼前是一幢整齐的民居。 一进入漂亮的院子,听到有人进来,户主李秀山摇着轮椅出来。
她戴了一点粉黛,戴了美瞳,请记者在客厅就座,进入里屋关掉了照相机。
“姐姐,你在直播吗? ”记者问。
李秀山有自己织的凉鞋( 8月6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王浡摄
“嗯,快递里有卖商品的。”李秀山腼腆地笑着,指着堆在沙发角落里的针织鞋。 “我一个月织十双鞋,鞋卖一百多块钱,平时吃够了。 ”。
2007年,30出头的李秀山在建筑工地打工时被搅拌机撞到脊椎,从此残疾,无法离开轮椅。
她没想到生活的转机来自搬家。 年,她搬到了拆迁移民新村红柳村。 她红着眼睛说:“村子是从周边迁移过来的,明明不知道,却像家人一样轮流来我家。”
村里的合作社进行了当地罕见的大棚栽培,李秀山借钱进入合作社的股份。 合作社为村民举办了技能培训班,她学会了编织。
更好的日子不仅仅是李秀山家。 “刚建村子的时候,红柳村也耕地不足,水电不通,村民们进城打工。 ”。 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说,他们到地方取经,开合作社,迅速发展畜牧业、设施农业等,几年来,红柳村在这片戈壁沙漠“生根开花”。
2019年,村合作社利润达到100万元,吸引200多名村民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1.7万元。
李秀山家的阳台上有电动三轮车。 她说她刚搬家的时候,开着三轮车去市里做小生意,风吹日晒,黑色座位擦得有点白。
现在李秀山偶尔开三轮车转圈。 “这辆车现在成了我的‘观光车’。 ”。 李秀山停不下来。 上下忙碌的手指间,精致的凉鞋有了雏形。
(三)。
上午7点,格尔木市南郊的长江源村,卡查瓦拉藏餐厅开业。 奶奶邓玛在店门口揉了揉睡意的眼睛,昨晚12点才关店回家。
邓玛今年才30岁,圆脸总是笑。 她和丈夫李新财结婚9年了,有个可爱的8岁的女儿本措吉。
邓马站在自己家的卡查瓦拉藏餐厅前( 8月6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王浡摄
邓玛曾经住在400多公里外的唐古拉山镇,那里海拔约4700米,离长江源沱河很近。 2004年,唐古拉山镇128户407牧民群众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移民到格尔木市南郊,2006年8月,长江源村成立。
“我没上过学。 以前在山上放牧。 搬家的头几年靠草场补贴在家玩。 ”。 达玛说。 天有不测风云。 年,浑身无力的李新财被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这个怪病很难治愈,我们到处看病,跑遍了格尔木、西宁、成都、北京、大医院,耗尽了积蓄,借了钱。 ’邓玛说着垂下了眼睛。
邓玛夫妇加起来,不能再闲了。 年,他们投资2万元开了这家60平方米的西藏餐馆。 酒店开业后,日子变得很忙,邓玛是老板娘,也是餐厅的厨师,丈夫负责采购。
去年,餐厅每天能赚1200元。 她说,像这样每天有事要做的生活很充实。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现在丈夫的病情也在好转,使用的进口药也加入了医疗保险,每月自己只挖出1000多瓶。 “幸运的是,搬家后,村子里的人都有医疗保险。 否则,光每月药费就要8000元以上。 ”。
“女儿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带她去山里,让爷爷剪羊毛。 ’夏季,邓玛夫妇带孩子去长江源沱河,拜访亲戚,重温草原生活。 唐古拉山町现在也有500多人居住,但依然靠放牧生活,也有摆脱贫困的地方。
(四)。
这是我们在格尔木采访的三个人。
他们的经历很一般,绝不像那些因为生病、变故、条件恶劣等原因而生活穷困的人。
但他们又很不一般。 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在“小康道,一个人也不能落后”的时代,他们受到了政府的关注,受到了村民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始终保持向上的姿态,以坚韧面对困难,甚至在谷底成长。 就像他们所在的盆地一样,沙漠戈壁孕育着丰富的宝藏。
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盆地里崛起的工业城马鞍山信息网”
地址:http://www.man-on.com/massh/3118.html